焕焕与姚姚

谁都不会抱怨收获时的辛劳,刘家山的人们也是一样。1998年盛夏季节,人们都聚集在场地上紧张的劳作,有的脱麦,有的扬场,有的装麦,虽然一片嘈杂,但也井然有序。婆姨们也来凑热闹。她们通常怀里抱着婴儿,屁股后还跟着个幼儿。这不,走入我视线的胖婆姨,身后就始终跟着个小女娃,大家都在忙活,谁也没心思关注我这个闲人,这个小姑娘却一直盯着我,大概是对我手中的照相机产生了好奇心。

 

第二年又一次来到刘家山村,村长安排我住宿学校。一天早上,睡得正酣,却被清脆的读书声吵醒,我下炕出门一看,乐了。一群娃娃乖乖地蹲在墙根处,各自捧着书,读着课文,叽里哇啦,语速参差不齐,语调还带着浓浓的地方音,根本不知所云。我当然也不可能继续入睡,索性拿起相机,为娃娃们拍照。透过镜头,我又看到了那个小女娃。她也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20014月起我来黄河沿岸村落的次数变得频繁,因为自此我在该县谋得个文化局副局长的临时闲差,我希望利用这时间能较具体地用图片形式反映这里娃娃们的生活,学习,家庭等现状。

这年8月的一个中午,我寻到这个叫焕焕的女娃家。娃娃正在午睡,听说我到了,刚紧爬起来,换上一套橘衣裳让我拍照。她妹妹姚姚却显得很不开心,可能是刚刚进入梦乡,便被吵醒,还没有醒过神来。拍姐妹俩合影时一人笑,一个恼,倒也有趣。只是做母亲的老是将猴小子塞进镜头,可猴小子也没睡醒,哇哇地大哭起来。

 

傍晚,全家人出动去山坳处的红薯地里锄草,我随同一道。焕焕毕竟年长几岁,干起活来那架式还真像回事,姚姚则显得笨手笨脚。好在启蒙,大人也不指望能省多少气力,只是让娃娃们从小已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陕北人常说:“刨一个窝窝,多一个馍馍”。这简单朴实的道理黄土地上地寻常日子中已慢慢地根植在娃娃们的心底